红螺松影
人们常说,泉盛潭柘,松名戒台。虽然戒台寺的古松名闻遐迩,但红螺寺殿前宇后的苍苍松影,更是青黛氤氲、碧色茫茫,让人看后心怀感慨,铭心不忘。
我宥于工作,多次迈进红螺山门。每每见到那红墙作围、殿舍俨然的寺院,以及那凝重端肃,飘逸默然的佛像,虽然心底油然而生敬穆之感,可更使我常悟那人生澹宕禅意、悠然怀远、且钦服至深的,却是那伟岩劲节、仪态万千的株株古松。
不要说寺内高大挺拔、气势磅礴的擎天松,也不要说那宛若苍龙、枝叶婆娑的藤绕松,单就寺外满坡满岗的幢幢松影,就实实令人心波激荡、汉为观止。
红螺寺前山后岗的松树,株株之间虽无定数,却叶密如织、遮天蔽日。记得有一次登山,行至松林,忽感顶上枝梢猛然摆动,仰首一看,株株松干摇晃不已,漾起一阵阵如涛似潮的轰响。其时,乌云密布,电闪雷鸣。接着,大雨倾盆而下。我们来不及下山,只得在树下暂避。此时,风声、雷声、雨声、涛声浑然交响,震耳欲聋。雨来得急,收得也快。一会儿,斜阳复现,彩虹飞架。我们抖抖身上衣服,虽历瓢泼大雨,可只湿片片点点,我们相视而喜,都得幸于这茂密松针的呵护。
雨过天晴,居高而望,眼中的树、草、路、殿,被刚才的大雨冲洗得干净如新。红螺寺周围,真正变成了一处“莲界净土”。再看身边的松树,不但多且轻奇。一树一姿,掩映其间。在我们面前,就有一棵偃卧盘曲的小老松。看去,这松硬是撑开石缝挣扎而出的,虽历经艰碍,却斜逸旁生,郁郁葱葱,活得蓬勃潇洒。不远处那棵携崖挺立的孤松,虽身临谷涧,却傲然无惧,恣意向天。还有谷底那挺拔高耸的老松,化孤独为生长之劲力,在乱石荒棘里,苦苦磨练着自己坚硬如铁的性格……
古往今来,咏赞红螺寺松树的诗文不少。清代刘震就有“扑而飞苍翠,马行嘶向风”的诗句。当代作家老舍的夫人胡洁青,也有“老松红萝坠万花”的诗句。如今,在红螺寺苍松下盘恒体味,冥思玄想,虽然那“遥看枳翠影,已觉闻涛声”的苍茫景象长留心底,但犹生颇多联想,发我深思的,却是红螺松树的倔强而生的顽强本性。
我曾想,人活在世,也应像红螺奇松那样,无论身置何处,都该随遇而安,摒弃怨尤,冲破阻力,拼搏向上。
眼望着红螺寺耸立的松影,抚摸着那粗壮的松干,我不由得张开双臂拥抱起来。
我愿与红螺松影融合为一……
作者:宋庆丰
来自:《红螺文艺》